同志们:
今天,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联合召开全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两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湘人社发【2016】50)精神,安排部署全市深化改革实施工作。下面,我代表两局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小学教师是我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近7万中小学教师是实施科教兴郴、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基础性力量。从1986年开始施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为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积极性的发挥。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已成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
早在2013年,省里按照两部改革扩大试点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选择了株州市、常德市开展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改革试点工作社会反响好,成效较显著。一是统一了中小学职称制度。把握了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和成长规律,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二是完善了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以师德素养和教学业绩、贡献为导向,引导教师更加注重深入钻研教学业务,更加注重提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广大教师落实育人为本的要求,潜心教育教学工作。三是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公信度。新的职称制度强调同行评价和业内认可,加大了基层教师和社会的监督力度,规范了标准程序,进一步营造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四是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新的职称制度增设了正高级教师职称,打破了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的天花板,让中小学教师有了盼头。新的职称制度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地位,调动了中小学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积极性,进一步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吸引了更多高层次优秀人才投身基础教育事业。五是探索了跨校评聘的合理流动。改革鼓励教师在出现岗位空缺时跨校评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学教师受职称限制不愿意到小学任教和城镇教师不愿意到农村任教的弊端,积极推进了城乡之间、各个学段之间教师优质资源均衡配置。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全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4965字(领导讲话范文)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088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