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复习资料21页

2024-03-06 19:42:39 169
联系客服提示-公文范文网-试题试卷网-慧文公文专家库

㈠:古代部分            

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

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③分封对象:

功臣,王族,先代贵族 。④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⑤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⑥作用: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

,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

  2.宗法制:  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

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③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④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⑤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

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⑥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

制。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3.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祭祀)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由来: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朕、制或诏、玺)

2.秦朝的中央机构: ①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分左右两名. 

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地位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事

事务,但没有实权.

                    ②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郡县制:①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

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②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③作用: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随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②秦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消极)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郡国并行制: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

2.唐朝三省六部制:①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

责执行命令),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在尚书省下设六部.②评价: 三省的相权一分为三最官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相互控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六部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历史中考复习资料21页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367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405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