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球
教学目的: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2.基本了解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和面积的大小。
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4.了解地球内部的基本结构。
重点
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知道地球表面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难点
地球内部的结构。
教具
地球仪、小船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看到船只进港出港。为什么从远处驶来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而出港向远方驶去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线下?
出现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与地球的形状有关吗?
二、新课
(一)地球的形状
实验
模拟实验:将小船模形贴着地球仪表面来回移动,从另一侧观察小船模型。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圆形的球体。
月食的时候地球的阴影是条曲线。
是谁最早证实了地球的形状?
指导阅读p4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程》
简介 麦哲伦环绕地球的航行
(二)地球有多大?
地球的直径约为12800千米
(三)海洋和陆地
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表面海陆的分布情况,估算海洋和陆地的面积,使学生对地球表面海陆的分布情况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0
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10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26页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5650.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