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代诗歌赏析专题训练及参考答案9页

2024-05-10 16:27:46 152
联系客服提示-公文范文网-试题试卷网-慧文公文专家库

中考古代诗歌赏析专题训练及参考答案9页

 

(一)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又“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海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C. 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D. “水何澹澹,……,洪波涌起”六句描写海水和山岛,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四句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概,写的也是实景。

(二)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题目中的“次”,原是“停留”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店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颔联中的“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远望,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颈联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露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尾联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三)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颔联,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考古代诗歌赏析专题训练及参考答案9页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147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329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