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23页.zip

2025-04-13 07:25:02 121
联系客服提示-公文范文网-试题试卷网-慧文公文专家库

该文件属于压缩包,请用电脑下载,或者添加客服微信帮忙下载

2024年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课标要求

考点

考向

考法

语文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诗意理解

考向一 概括诗歌内容

考法1 选择

考法2 简答

考向二 分析诗歌形象

考法1 选择

考法2 简答

考向 解析诗歌情感

考法1 选择

考法2 简答

语言品味

考向四 诗句赏析

考法1 选择

考法2 简答

考向五 炼字

考法1 选择

考法2 简答

技巧分析

考向六 修辞手法

考法1 选择

考法2 简答

考向七 表现手法

考法1 选择

考法2 简答

考向八 表达方式

考法1 选择

考法2 简答

 

 

 

考向一  概括诗歌内容

考法1 选择

1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本词的小序介绍了作词的背景。该词作于丙辰年,当时作者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怀念手足兄弟写下了这首词。

B.上片由对明月的发问,写到对仙境的向往,又归回对人间的留恋。下片从写月光的流转到写月下不眠之人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普遍而深刻的道理。

C.这首词的情感复杂,有问月的低回婉转,有天上”“人间的徘徊与矛盾,有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有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有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等。

D.本词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表现了佳节思亲的传统主题,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一篇吟咏中秋的佳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赏析。

C.“有问月的低回婉转理解不恰当。低回婉转,形容声音回旋起伏,抑扬动听。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问月问年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4年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23页.zip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431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384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