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参加政治轮训课程、聆听刘坤院长讲授的党课,对XXX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有了全面的理解和深刻的感悟。司法公信力是法治社会的基石,而司法作风则是塑造公信力的灵魂载体。作为行政法官,我深切体会到,“如我在诉”不仅是司法理念的革新,更是作风建设的方向标。在每一起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的焦虑与期待都在叩问:司法是否值得信赖?这份叩问的答案,就藏在法官的每一个司法行为、每一次程序选择、每一份裁判文书之中。
一、从“坐堂问案”到“躬身解题”:让司法服务“接地气”
脱下法袍走进社区,收起案卷倾听民声,这是新时代对行政法官提出的必然要求。让司法服务真正“接地气”,需要打破审判权运行的固有逻辑,在理念革新与机制创新中重构司法与民生的连接。我们应始终秉持“实质解纷优于程序完结”的审判理念,实现从坐堂问案到主动解纷的转变。面对征地补偿、违建拆除等民生案件,坚持“三必到”原则:争议现场必勘验、当事人必约谈、关联部门必沟通。当法官的足迹印在田间地头,裁判文书浸染烟火气息,司法便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温暖注脚。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5年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大家谈:以司法作风之正,铸司法公信之魂F范文1183字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447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