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题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有云:“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句话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他们所爱好沉迷的事物所困扰,那么这种爱好就会对自身产生不利影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要求:请依据材料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围绕“爱好”进行辩证分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
【优秀范文】
保持“智勇多困于所溺”的清醒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有云:“智勇多困于所溺”,这句话说明即便拥有智慧和勇气的人,也常常会被自己沉迷的事物所困扰。这告诫我们,绝不能把兴趣爱好当作无关紧要的小事,务必慎重选择和对待。
兴趣爱好,人皆有之。健康向上、持之有度的兴趣爱好,能够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给人生添彩。反之,如果“爱”而不当、“好”而失度,迷恋庸俗的东西,使爱好成为嗜好,人为物役,心为“瘾”驱,就会走上歧途。现实中,有的人由于痴迷网络游戏、赌博等,不仅浪费宝贵青春、大好年华,甚至因此而违纪违法、铸成大错。所以,古人把庸俗的嗜好称为“祸媒”,即灾害的传播者,意在提醒世人,保持“以所好为祸”的清醒。
“高尚的爱好可以造就天堂,庸俗的爱好只会造就坟墓。”举凡有志有识、追求高尚者,都能慎重选择自己的爱好。毛泽东同志爱好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朱德同志爱好爬山,既锻炼身体,又愉悦内心;陈毅同志爱好下棋赋诗,活跃思维。当代青年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应坚持选择健康向上、有益身心的爱好,绝不能由着性子来,沾染那些庸俗低俗的爱好,盲目“陶陶然乐在其中”而不能自拔。
兴趣爱好是把“双刃剑”,即使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和尺度,不计成本和后果,不惜精力和财力,甚至玩物丧志、玩物丧德,也会变味变质。对此,苏轼在《宝绘堂记》中早有忠告:“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就是欣赏美好的事物,但不会沉溺其中;留意于物,是指过分看重外物,耽溺于物。青年学生当以认真学习,增进学识为务,对业余兴趣爱好尤须牢牢把握住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5高考“教考结合”类语文模拟文题+分析+优秀范文9页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549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