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调研语文试题

2025-04-29 20:38:49 121
联系客服提示-公文范文网-试题试卷网-慧文公文专家库

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调研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服饰文化的渊源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早期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但是基于蔽体和保暖的本能所需,早期人类开始简单利用自然,以树木的枝叶或狩猎所获动物的皮毛等为衣服,如《礼运》中说:“未有丝麻,衣其羽毛。”意指古人以动物的羽毛和皮毛为衣料。还有以草为衣的,如《诗经》云:“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左传》云:“台所以御暑,笠所以御雨也。”衣服不需要复杂的制作工艺,是一种直接利用自然物为我所用的行为,是人类创造的最为原始的服饰,也是人类服饰文化的雏形。

中国的冠服制度形成于夏商时期,西周时趋于完善。可以说,在西周时期,古代中国人制作衣服的工艺已有了一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的织绣工艺已有所发展,服饰制作的材料增添了新内容。同时服饰在形制上成为社会阶层的一个代表符号。当时社会上层人与普通百姓的服饰明显有别,形成了上层人衣服宽松而下层百姓服饰窄紧的差异性。需要说明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华夏族在服饰上也开始予以改革,如赵武灵王采取胡服骑射,向北方游牧民族学习他们的服饰并加以推广。

秦汉时期,古代中国人的服饰在样式上一如既往,依旧是传统的袍式服饰,只是此时的服饰上会绣上各类图案,服饰多了一些审美的元素。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的服饰开始吸收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的元素,进行创造性的改动,男子以宽衫大袖为主。受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当时“裤子”开始出现,被称为“儒裤”。

隋唐时期,我国古代的服饰有了大的发展。此时彩锦出现,其颜色多样,各式各样的华丽图案刺绣均在服饰上出现。唐代也将服色与身份联系起来,皇帝的服色为柘黄,官员依据品级为紫、绯、绿、青等服色,平民则为白衣。宋朝服饰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宋朝流行直领对襟的服饰。尤其是妇女,多着小袖对襟式上衣,多不戴帔帛。明朝服饰突出的特点就是戴上了乌纱,从皇帝到各级官员的官服图案不一,皇帝穿龙袍,官员依次穿不同动物纹饰的宽大袍服,其他的服饰与隋唐时期并无大的改动。明朝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筒袜、浅面鞋。女子发髻多垂于脑后。清朝服饰也发生了大的变化,尤为明显的就是“头饰”。清朝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筒靴。汉族妇女各地大同小异,南方妇女多系裙,北方妇女多扎裤脚。而官民服饰则泾渭分明,有明显的区别。

(摘编自杨文笔《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材料二: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调研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570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365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