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学人的心与行——在北京大学哲学系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的致辞范文1957字
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师弟师妹们:
大家好!我是咱们哲学系02级本科生、06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刘凯。今天,能重返心心念念的燕园,在这满载荣光的阳光大厅,见证诸位师弟师妹人生的重要时刻,我倍感荣幸。看着即将扬帆起航的你们,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还记得那是十五年前的夏天,我怀着对未来的期许和忐忑,告别四院、作别燕园,心中难免涌起不舍与迷茫。临别之际,我的导师丰子义老师语重心长地叮嘱我:“学哲学,要进得去,还要出得来。你可能不会一辈子研究哲学做学问,但希望你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哲学的思辨,生活中能用哲学的思维,情感中能有哲学的体悟。做事像个哲学生,做人无愧哲学门!”
导师的这些话让我受益至今。因此当接到系里的邀请,我就一直在思考,作为“亲师兄”,我该跟师弟师妹们说些什么?思虑再三,我还是想借《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谈三句话,我们共勉。
第一句话,“弘”于宽广,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弘”的意思是广大,不仅是学识的广博,更是胸襟的开阔、志向的高远。
回望1912年,“哲学门”肇启中国现代哲学之先河,蔡元培校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旗帜,从此高扬。梁漱溟携佛学之精深入课堂,熊十力引儒学之宏阔进讲坛,汤用彤融西学之精髓于著述,更有陈独秀、李大钊播撒唯物史观的火种……百家争鸣于此,激荡思想洪流,书写着中华文明的新篇章。
前辈先贤以脚步丈量真理,一代代薪火相传,铸就了北大哲学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独特风骨。这份“大”,在于对学术真理的矢志求索,在于对多元思想的虚怀若谷,在于对学理智慧的兼容并蓄,更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恢弘气魄与精神境界!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北大哲学人的心与行——在北京大学哲学系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的致辞范文1957字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8994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