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统考语文试题

2025-07-18 19:45:53 121
联系客服提示-公文范文网-试题试卷网-慧文公文专家库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统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创作并不是为细节而细节。细节的存在是因为细节具有提升作品品格的功能。人们也许会忘记作品的情节、人物,但会因一个典型细节而记住作品。

细节的存在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为鲜活。这也是人们对细节意义的普遍性认知。《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三仙姑等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这与赵树理善于捕捉并使用细节分不开。细节在某种条件下也往往会影响作品的结构。或者说,作者会设计一种类似于中枢意义的细节,并围绕这一细节来展开作品。刘慈欣的《乡村教师》中的乡村教师让孩子们背诵牛顿定律的细节是整个小说结构的重心。这种宇宙巧合的细节使人类与宇宙中的碳基联邦发生了奇异的联系,进而产生了拯救太阳系的功用。在很多情况下,细节会改变作品的艺术境界,使作品的品格发生变化。当然,这种变化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衡量的标准就在于对细节的使用是否合适。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细节的出现对作品中的社会背景、人物命运等形成某种暗示或隐喻。茅盾的《子夜》中描写吴老爷子从传统的乡下进入当时灯红酒绿的上海,立刻就晕了过去。这个细节充满了象征意味,隐喻当时的中国社会也将面临像吴老爷子一样的命运。可见,细节使作品变得血肉饱满、气韵生动,具有真实的力量和超越真实的灵动性。

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优秀作家都重视细节描写,但长于细节描写的作家一定是优秀的。他们具有营造细节的天赋、才华,以及准确运用细节提升作品品格的卓越能力。

作家首先要有艺术的敏感度。就是说作家对万物所蕴含的艺术可能性要有敏锐的鉴别力、感受力。如果作家没有这种敏锐性,对万事万物持冷漠、麻木、僵硬的态度,就难以发现艺术的细节。作家其次要有对生活的熟悉度。不熟悉、不了解生活,不知道人们是怎样度过每一天的,就难以表现出活色生香、充满人间气息的生活。而细节正隐藏在这样的生活中。细节可能是作家捻断数根须后创造的,但最好的状态是在熟悉描写对象之后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作家还要有表达的准确度。有的人认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喜欢描写细节,但可能这些细节或者冗杂多余,或者与作品需要的艺术情境不符,或者张冠李戴,与人物的性格、精神品格相悖。这样的细节描写就是不妥的,甚至是失败的。细节的准确度除了要体现人物的性格、价值观之外,还要体现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的、文化的与伦理的……只有准确的细节才能点石成金、锦上添花,使作品的品格得到升华,艺术的魅力得到强化。

(摘编自杜学文《细节,无所不在又意味深长》)

材料二:

细节可以揭示出小说的秘密。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如何在时间之流中呈现一定密度和频次的细节,是小说艺术成败的关键要素。在这里,所谓密度是指一个细节单元的体量,频次主要是指相同或相似细节出现的频率。

一般而言,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越丰富越好,但这并不等于无原则的堆砌和罗列细节。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从其倡导的总体性出发,认为细节应该是情节之中的细节,应该是为了塑造人物、书写命运而存在,否则就是细节肥大症

所谓肥大不仅是细节的的问题,还指细节所承担的功能及其艺术效果。就人物塑造而言,作家常常采取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但如果没有抓住人物性格的关键特征,再多的细节也无法掩饰人物形象的模糊和空洞。细节肥大症不仅是写作技巧问题,还是以何种姿态来面对人、书写人的写作伦理问题。很多推理小说的细节描写极其严密和精细,但很少能塑造出光彩动人的人物形象,根本原因还是没有把人物作为统率故事、细节的灵魂。

小说往往通过细节的洪流来成就别样的小说艺术。所谓细节的洪流,是说众多细节不再是悬念或者宏大叙事抛弃的多余之物,相反这是一种历史存在。卡夫卡的《变形记》用大量细节精细地描述了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的各种变化和感受,细节不为情节发展而设置,却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艰难的生存境遇和体验。细节的洪流就是小说的主体,细节本身具有了自足性。如果没有这些细节的洪流,读者无法原谅一位不交代格里高尔为何变”“如何变的作者。

小说艺术常常通过调节相同或相似细节的出现频次来实现不同的艺术效果。美国文学评论家米勒在《小说与重复》中写道:对一部小说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注意诸如此类重复出现的现象来完成。理解了这种重复频次,也就拿到了打开小说艺术的钥匙。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上校反复制作又销毁小金鱼的细节,似乎在象征着人类永不停息地劳作、永不停息地抗争,但这种抗争又是徒劳的。这个多频次的细节描写实现了制造悬念、推进叙事、前后呼应的效果。

(摘编自李晓禺《细节揭示出小说的秘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细节的存在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为鲜活,因此人物的细节越丰富,作品的艺术境界就越高。

B.真正优秀的作家一定善于捕捉并使用细节,从而使作品具有真实的力量和超越真实的灵动。

C.因为很多推理小说犯了细节肥大症,即使细节描写极其严密精细,人物形象却并不鲜明。

D.在小说中运用了多频次的细节描写,就能实现制造悬念、推进叙事、前后呼应的艺术效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节在真实的生活中,作家在熟悉描写对象后自然地将其表现出来,这是最好的状态。

B.作家认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并对细节描写感兴趣,就能够将细节描写得既妥当又成功。

C.细节可以揭示出小说的秘密,关键要合理安排小说细节的密度,调节细节出现的频次。

D细节的洪流是《变形记》的主体,细节本身具有了自足性,不为情节发展而设置。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林黛玉一共哭了37次,对细节的描写,凸显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B.《智取生辰纲》中反复描写天气炎热,这个多频次的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多次穿大衣和脱大衣,小说通过细节描写强化了人物形象。

D.《台阶》中,李森祥把父亲的头发描写为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

4.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对《范进中举》中的细节描写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胡屠户两次贺喜的描写是中枢意义的细节,作品围绕这一细节展开。

B.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细节真实准确又生动形象,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为鲜活。

C.范进中举后,胡屠户低头替范进扯后衣襟,这一细节体现了作者艺术的敏锐性。

D.对范进发疯时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升华了作品的品格,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5.《孔乙己》中多处写掌柜提到还欠十九个钱这一细节,显示出作者营造细节的能力,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C    2B    3D    4A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统考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064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343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