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议论文话题突破:教考衔接——怎样将教材中的事例运用到你的作文?15页

2025-10-08 18:49:04 121
联系客服提示-公文范文网-试题试卷网-慧文公文专家库

高考语文议论文话题突破:教考衔接——怎样将教材中的事例运用到你的作文?15页

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考场议论文的加分利器,核心在于服务文章——避免简单堆砌文本名脱离观点空谈素材,而是让教材成为论证的血肉,既体现扎实的语文素养,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文化底蕴。

一、第一步:三看原则定方向,精准筛选教材素材

教材内容丰富(文言文、现代文、诗歌、名著节选等),盲目使用易导致素材与观点脱节。筛选时需遵循三看原则,确保素材有用、有料、有深度

1. 作文立意:素材必须扣题

示例

若立意是坚守理想,优先选《屈原列传》(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坚守美政理想)、《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理想需坚持);  

若立意是文化传承,优先选《兰亭集序》(书法与文人雅集的文化内核)、《红楼梦》(诗词、礼仪中的传统文化符号);  

若立意是青年担当,优先选《记念刘和珍君》(刘和珍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年抱负)。

2. 素材类型:按需选事实/道理/意境

事实类素材(人物行为、事件):用于举例论证,增强真实性。  

例:《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夜缒而出,说退秦师(论证临危受命的担当);《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与马林鱼搏斗(论证坚韧与不服输)。  

道理类素材(名言、哲理句):用于道理论证,增强权威性。  

例:《论语》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证责任与使命);《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论证生命意义与人文思考)。  

意境类素材(场景、情感):用于比喻论证或结尾升华,增强文采。  

例:《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静静泻在荷叶上(比喻内心的宁静与坚守);《边城》翠翠与爷爷的祖孙情(象征未被异化的人情味)。

3. 避同质化:优先选非高频但适配的素材

避免全班都用屈原、苏轼,可挖掘教材中小众但有深度的素材,体现独特性:

示例

论证创新与突破:选《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从《肘后备急方》中汲取灵感,创新提取方法);  

论证平凡中的伟大:选《平凡的世界》(孙少平在煤矿中坚持读书,追求精神富足); 

论证理性与思辨:选《反对党八股》(毛泽东批判空话套话,倡导实事求是的文风)。

二、第二步:四大核心运用方法,让教材在文中

筛选好素材后,关键是怎么用。以下四种方法覆盖开头、论证、结尾全场景,避免素材+观点的生硬拼接: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议论文话题突破:教考衔接——怎样将教材中的事例运用到你的作文?15页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537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394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