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精准“收割”中老年人?微短剧投流,岂能投递“精神鸦片”

2024-12-26 19:07:38 121
联系客服提示-公文范文网-试题试卷网-慧文公文专家库

热点背景

图片

据央视报道,今年以来,中老年题材微短剧大为走红,中老年人群体则是微短剧的主要观众。数据显示,在2024年的微短剧市场,40岁到59岁的用户占比高达37.3%,6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12.1%。值得警惕的是,众多微短剧不仅粗制滥造、剧情狗血、毫无营养,而且营销套路重重,俨然“精神鸦片”,让很多中老年用户欲罢不能,成为被割的韭菜。

图片

公考角度解读

01

标准表述

据报道,微短剧片名大多离不开“总裁”“首富”“重生”“逆袭”等词,内容不是“霸道总裁爱上我”,就是“50岁保姆爱上20岁霸总”;“批量制造”生产,一部七八十集的短剧拍摄只需要一周。在剧情设置上,这些微短剧更是荒唐离谱,没有逻辑可言,几乎15秒一个反转,30秒一个冲突,最后10秒再留个悬念,让中老年人不断上头。播放到一定集数后,制片方就“图穷匕见”,显示需要充值来解锁剧情,一集几元钱,但看完一部微短剧有时需要支付上百元,年费会员价格更是昂贵。

针对“野蛮生长”的劣质微短剧,广电总局已多次开展专项行动,网络平台也封禁了不少违规微短剧,但令人遗憾的是,微短剧行业乱象依旧存在,而且又有了新花招。据报道,很多制作方选择投流的方式,即把微短剧中抓人的内容变成切片,散发到平台,吸引用户点击,然后跳转到对应平台,忽悠用户付费。据介绍,一部微短剧的投流费用甚至能占宣发成本的八九成。中老年观众稍有不慎,就中了圈套,被自动扣费。还有不法分子利用观众追剧心理,把电信诈骗、虚假广告和信贷等内容加入切片中。

微短剧需要回收成本,实现盈利,但微短剧投流,岂能设置连环套,向观众投递“精神鸦片”?拿捏中老年人情绪,甚至刻意制造、迎合负面情绪,擦着色情低俗、血腥暴力的边,快准狠地塑造一个又一个老年霸总、保姆成为总裁夫人等低级无脑故事,无非让中老年人先上瘾再上当,最终被情绪的多巴胺操纵,忍不住付费观看。很多微短剧无异于文化垃圾,不仅把微短剧市场搞得乌烟瘴气,也在践踏社会价值观和法律底线。

02

对策表述

微短剧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监管部门必须为微短剧发展把好方向盘。今年11月,广电总局出手整治霸总微短剧,要求微短剧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创作表现企业家群体,不以“霸总”之类的字眼吸睛引流。要反映真实的生活,传递主流正向价值观。近日,广电总局再发管理提示,明确指出片名哗众取宠、低俗庸俗的顽疾严重拉低了微短剧行业整体形象,特别是小程序类微短剧为刻意追求投流效果,片名问题尤为严重。名不正,内容能好到哪里去。加强片名审核,就是从正名开始抓微短剧问题治理。短视频平台也该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打扫干净,别再为了眼前利益而不管不顾,对低俗微短剧投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精准“收割”中老年人?微短剧投流,岂能投递“精神鸦片”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7475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278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