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各位委员: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产业兴旺,电商赋能。2025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农村电商作为连接农村生产端与城市消费端的重要纽带,已成为带动农产品上行、促进农民增收、完善乡村服务的核心力量。近年来,我市紧扣“电商进村、产品出山、农民增收”目标,在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培育、模式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也面临区域发展不均、配套支撑不足等问题。今天召开协商座谈会,就是要汇聚各方智慧,共商破解之道,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肯定实践成效:农村电商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近年来,全市上下以“建体系、育主体、拓市场”为主线,推动农村电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赋能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完善乡村服务上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带动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80亿元,惠及农户12万户。
(一)赋能特色产业,打通农产品“出山通道”
农村电商的核心价值在于破解农产品“销售难、溢价低”问题。我们聚焦全市15大类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路、打造品牌,让“土特产”变成“网销爆品”。一是“区域品牌+单品爆款”双轮驱动。打造“XX农品”区域公共品牌,整合茶叶、猕猴桃、食用菌等28个特色单品,制定标准化生产、包装、溯源体系,入驻电商平台企业达320家;培育“XX高山茶”“XX红心猕猴桃”等单品爆款,其中“XX高山茶”年线上销售额突破5亿元,较2023年增长40%,通过电商溢价使茶农每亩增收1200元。二是“直播带货+场景营销”多元拓市。建设市级农村电商直播基地3个、县级直播站点18个,培育“村播达人”230名,开展“助农直播”活动480场,单场最高销售额达800万元;创新“田间直播”“工厂溯源”场景,如在猕猴桃种植基地直播采摘过程,观看量超50万人次,带动当日销量突破10万斤,有效解决农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问题。三是“电商+文旅”融合发展。结合乡村旅游资源,推出“电商+民宿+农产品”套餐,游客线上预订民宿可同步购买当地特产,2025年上半年通过该模式带动农产品销售1.2亿元;打造“电商文旅示范村”12个,如XX县XX村通过电商推广手工竹编,结合乡村研学,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实现“卖产品”与“卖风景”双向增收。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2025年全市‘发展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协商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5611字
链接地址:http://www.gwzjk.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9525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